掌上广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广元人
查看: 4161|回复: 1

[新鲜事] 新郎洞房坠亡是陋习太“疯狂”

[复制链接]

38

主题

57

帖子

156

金币

答应

Rank: 3Rank: 3

积分
268
发表于 2015-6-6 11: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x
徐甫祥 时评作者

近日,在陕西省榆林市某高档小区内发生一起悲剧,白天刚刚举办完婚礼的男子蔡某,在晚上闹洞房时从6楼坠下,经抢救无效后死亡。(6月5日中国网)

洞房花烛历来被视为“小登科”,可谓正值人生得意时。可是,本应作为喜剧主角的新郎,却在“须尽欢”的春宵一刻,演绎出了让人扼腕叹息的悲剧。据悉,新郎是为躲闹洞房,欲藏匿窗台时不幸失足坠亡的。可见,正是不少地区延续数千年且日益“疯狂”的“闹洞房”陋习,致新郎“一失足”顿成“千古之恨”。

从现场情况看,新郎坠亡时,卧室门是锁上的,并未有来宾进入。因此,警方初步判断是一起意外事故,来宾应该没有直接责任。但是,新郎之所以把颇具危险的6楼外窗台作为藏匿地点,除了小小卧室无处可藏外,不能不说是太过疯狂的闹洞房陋习使其心有余悸之故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可见人们对美好婚姻的渴求。从古至今的婚庆典礼,其礼仪的隆重和场面的铺陈,无不显示了人们对新婚大喜的看重。而所谓“三天无大小”的“闹洞房”习俗,亦由此而生。不过,正所谓大河奔流,泥沙俱下,近些年来,亦许是文化习俗的传承出了偏差,加上外来文化糟粕的冲击,这一习俗在某些地方已经变得恶俗不堪,甚至演绎成了以调戏、侮辱新娘为乐的恶性事件。

俗话说得好,凡事有度,不应过之。但花样翻新的“闹洞房”恶俗却有过之而无不及。譬如,让新娘划拳脱衣,输一次脱一件,直至脱光的龌龊闹剧。甚至,个别不良宾客借机肆意骚扰新娘,让人不堪入目。这些所谓“插科打诨”的“黄”剧,轻则让婚礼变味,重则导致新婚夫妻不和,或主宾反目,甚至引发如本文主人公类似的血案,使大喜变成了大悲。

本是新婚燕尔,新郎新娘却转眼间阴阳两隔。其实,这样惨痛的后果原本是可以避免的。如果新郎新娘的父母、长辈能够提早劝导宾客,把握局面;如果宾客们能够做到文明贺喜,闹房有度,是完全能够防患于未然的。可是,悲剧已然发生,这一切都没有“如果”了。

破除“闹洞房”千年恶俗,业已迫在眉睫。应该认识到,这种恶俗并非传统文化之正果,而是有辱斯文的残渣泛起,应当群起而攻之,让它逐渐被人们所厌恶、所摒弃。然而,这种恶俗又因历史形成,破除它却非一日之功,需要全社会共同发力,做长期艰苦细致的宣传引导工作。在这方面,我们的工会、青联、妇联,乃至农村的村社组织、城市的街道办等都是大有可为的。

另一方面,变革传统的婚礼礼仪,也是行之有效的方式。笔者注意到,绝大部分“非分”之举都发生在洞房中。醉酒状态下的失控宾客,在洞房这个特定条件下的封闭场所,很容易举止出格。不如明智地取消闹房这个环节,而把一些有利于增强气氛、又无伤大雅的仪式并入宴前的婚礼环节进行。此时,宾客没有处于醉酒状态,加之又是公开场所,现场场面应该说是可控的。

新郎永远地走了,把痛苦及悲伤留给他的新娘及年迈的父母。或许,这只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但对于这个新郎来说,却是生命的全部,而背后的“魔影”,则是那个万恶的“闹洞房”陋习。综合网络

14

主题

167

帖子

288

金币

青衣

Rank: 4

积分
450
发表于 2015-6-6 11:57:36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好帖子,推荐加精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帮助中心|隐私政策|法律声明|掌上广元客户端 ( 蜀ICP备12021467-2号 川公网安备51080202000339 )

GMT+8, 2024-6-19 06:11 , Processed in 0.02776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