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广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广元人
查看: 26951|回复: 0

“90后”回乡创业 带动百姓脱贫致富:白朝乡杨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19 09: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x
连日来,在位于利州区白朝乡徐家村的白朝椴木木耳产业基地里,杨帆忙得连轴转。翻棒、采耳……在基地里,一朵朵肥厚的木耳正在等着采摘。

自2016年杨帆回乡创业以来,有效带动白朝乡当地百姓30余人通过务工和种植木耳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增收,其中包含村里的贫困户10人,让部分家庭实现了从过去人均年收入不足三千元到目前一万余元的跨越。


返乡辛苦创业打通致富门路
今年30岁的杨帆,家住白朝乡星明村二组,星明村是秦巴大山深处的一个小山村,海拔1900米,人均收入每年不到三千元。

2009年12月杨帆退役后来到九黄机场工作。“2016年我回老家过春节。那些节后外出务工的年轻父母与自家娃分别时那种无奈,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杨帆说,“为什么一定要离乡背井,不能陪伴照顾孩子和老人。”他第一次有了要回村为父老乡亲做点什么的念头。

在取得了家人的同意后,杨帆立即和当地政府取得联系,抓住脱贫攻坚的机遇和乡党委政府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机会。回村第二天他就踏上去青川的客车,开始了学习种植木耳的漫长之路。

一边学一边摸索着干的杨帆,拿出了自己多年全部积蓄5万元,立即开展了土地平整优化、购买物料等准备工作。当时本想让父老乡亲和他一起干,可是老百姓对发展木耳产业的积极性并不高。杨帆说:“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搞个样板出来给大家看看,让丰满的理想变成口袋里实实在在的收入。”

流转了10亩土地开始木耳种植的杨帆,开始了不分昼夜蹲在地里的生活。为了节约成本他舍不得雇人帮忙,他说:“我到现在都记得通宵在地里给椴木打孔接种时,山里那又大又圆的月亮。”

为了能让产品在市场上拥有竞争力,杨帆不断地往返成都、广元的各大干货批发市场。坐火车买硬座,舍不得买盒饭就吃方便面和榨菜,唯一奢侈的就是买包20元的香烟和那些批发商拉家常、做朋友……杨帆的吃苦耐劳得到了回报。目前他已发展食用菌10万椴(袋),年产干木耳6000斤的规模,还养殖蜜蜂35箱,年产蜂蜜约300斤。


产业初具规模带动乡亲增收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把食用菌产业初步做起来的杨帆没有想着马上扩大规模,而是通过适当提高土地承包费用、购买老百姓椴木材料、优先用工等方式增加大家的收入。

徐家村的贫困户王仕全,以前在杨帆的椴木木耳产业基地打工,现在在杨帆的指导和鼓励下自己种植了7000椴木耳,预计产值在5—6万元。“这样算下来我比以前在杨帆那儿打工每年要多收入2—3万元。”王仕全笑着说,“真没想到,我有一天还能当上个老板。”

为保证食用菌的品质,杨帆还积极组织村民进夜校学习,给大家讲解食用菌的种植技术,对不识字、文化底子差的乡亲,他还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给予技术指导。通过实实在在的增收,当地老百姓参与的积极性大大增强。目前杨帆有效带动白朝乡当地百姓30余人通过务工和种植木耳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增收。

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杨帆抱着建设美丽乡村、报效家乡父老的理想,回到家乡发展食用菌产业,书写了属于他的那精彩一笔。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帮助中心|隐私政策|法律声明|掌上广元客户端 ( 蜀ICP备12021467-2号 川公网安备51080202000339 )

GMT+8, 2024-6-16 19:07 , Processed in 0.02605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