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广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广元人
查看: 40801|回复: 7

[民声] 精心保护红色资源 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复制链接]

115

主题

163

帖子

87

金币

答应

Rank: 3Rank: 3

积分
2532
发表于 2021-5-21 13: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x


原市委王菲书记批示





精心保护红色资源 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关于昭化区太公镇原黄龙乡境内红色文化资源的调研与建议

朱福全 朱春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传统资源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深入进行党史军史教育,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广元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昭化区太公镇原黄龙乡境内则是川陕革命根据地核心区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充分保护和利用好广元红色文化资源包括昭化区太公镇原黄龙乡境内红色文化资源,传播红色基因,弘扬红军精神,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们专门调研了“撤销乡镇建制”后原黄龙乡境内的红色文化资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


一、红色禀赋

2019年底乡镇建制调整,原昭化区黄龙乡整体合并太公镇。原黄龙乡又称“黄金口”,地处昭化区西南角、嘉陵江东岸,境内山峦舒展平缓蜿蜒起伏,黄金山、高道山、寨子山、母家山巍峨挺拔气势雄伟,乡境属典型深丘地貌。全乡幅员面积近48平方千米,1个社区、8个村、4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400余人。

1933年6月,反 “三路围攻”以后,红四方面军占领嘉陵江东岸广元、昭化两县广大区域。红31军第92师276团驻防太公、黄龙境内,团部设在太公寺庙内,水磨沟、高道观均驻有营部和连部。同年8月,红军在黄金口境内建立了易家湾、杨家嘴、老塆、太公寺4个乡苏维埃、12个村苏维埃政权。1935年4月,红军西渡嘉陵江后,乡村苏维埃组织虽自行撤销,红色烙印却深深留在这片土地,遗留不少红色遗址遗迹,黄龙乡的红色资源禀赋十分富集。


(一)红军在原黄龙乡境内的主要军事行动

1、建立哨卡,修筑工事,监视敌人。红军在黄龙境内建立乡、村苏维埃政权后,为监视敌人、巩固政权、伺机渡江,在红林村的麻石嘴,明水村的寨子山,水磨村的老坟坪、三岔沟、平桥沟,陵江村的王爷庙,高照村的高道观,黄金村的荆竹盖、渡船坡、破庙子、老坟山等地,修筑战壕、工事,安排有营、连、排、班哨卡,监视嘉陵江西岸川军和盘查过往行人,红军指挥官骑着战马时常巡逻检查。

2、打土豪,分田地,扩大红军队伍。红军依靠乡村苏维埃组织,在黄龙境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斗争,地方恶霸势力、地痞流氓,逃的逃,藏的藏,一时销声匿迹。贫苦农民扬眉吐气,纷纷报名参加红军和游击队。黄龙乡有50多人参加红军,有100余人参加游击队。普照村三组李全春就是在此时参加红军,后来荣获国家二级红星勋章。

3、加强军事训练和作战演习。本着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原则,没有战事,红军就抓紧开展军事训练和作战演习。在水磨村老坟嘴进行爬、翻、摸、滚夜战训练,在平桥沟东侧田坝里战士比武操练。晚上在黄金口荆竹盖安插稻草人,头上放置桐油纸捻,夜晚点燃,引诱西岸川军,侦查川军火力,消耗川军弹药。

4、追剿反动民团,阻击川军偷袭。围歼盘踞在黄金口一带的反动民团,阻击川军偷袭易家湾乡苏,追剿偷袭太公乡苏的当地民团,在追剿战斗中,3名游击队员壮烈牺牲。

5、建造渡江船只,捆扎木筏竹筏。1935年初,红军在黄龙乡境内着手西渡嘉陵江的准备工作。在黄金口八保朱真庙、红林席家沟、水磨三岔沟等地设置三个造船工地,加班加点赶造木船,捆扎木筏竹筏。渡江前夕,组织民工把建好的船只、木筏竹筏运到黄金口、马家坝、玉罗坝、土门嘴等渡口。

6、张家沟发生“一九”兵变。1935年1月8日晚,地下党组织在国民党江防前线,支解驻防川军两个连,起义人员于9日凌晨渡过嘉陵江,与马家坝敞子坪红军会合。6名起义人员渡江前壮烈牺牲,其余57名起义人员全部参加红军,动摇了驻防川军的军心,为红军西渡嘉陵江创造了条件。

7、护送红四方面军中线主力渡江。1935年3月29日凌晨,红军采取声东击西战术,佯攻黄金口渡口,然后从马家坝渡口偷渡成功。天亮之后,红军完全控制了黄金口一带的嘉陵江两岸。随后三天三夜,红四方面军中线主力部队上万人在此渡过嘉陵江,开始长征。


(二)原黄龙乡境内遗存的红色文化遗址

1、易家塆乡苏维埃遗址。易家塆位于黄龙乡高照村五组,民国属黄龙乡第九保。1933年8月,红军进入黄龙乡后,在易家塆仲一培家建立了乡苏维埃,隶属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嘉陵县苏维埃梅树区苏维埃。李平年、王明德先后担任乡苏维埃主席,乡苏维埃设有经济、文化、妇女、劳工、土地、内务等委员,组建了游击队和赤卫军。下辖易家塆、金觉庵、马家坝、麻石嘴、明水洞、璇子山6个村苏维埃。

2、高道山红军连部遗址。1933年8月,红四方面军第31军92师276团3营的一个连驻扎高道山。连部设在高道观庙内,高道观还建立了观察哨所。在此直接观察嘉陵江西岸南至江口、西至高观、北至穿井山一带川军的活动情况。高道山西至嘉陵江边整条山梁,红军修筑有战壕工事,安放有排哨,密切监视嘉陵江西岸川军动向。

3、红军修筑的战壕遗址。红军西渡嘉陵江之前,黄金口一线均为红军前沿阵地。红军在地势凸显、视野开阔的地方均修筑有战壕、工事,以监视和打击驻防在嘉陵江西岸的川军。破庙子嘴、老坟山嘴、李家山嘴挖有长达数公里的战壕带,土门嘴、寨子山挖有战壕群。寨子山顶和跑马梁都曾建有固定的观察哨所。至今,南北两端均残存有当年红军修筑的战壕工事。

4、红军与起义人员会合遗址。敞子坪位于陵江村四组,张家沟“一九”兵变发生后,红军在敞子坪与兵变起义的57人会合。稍作休整,起义人员在红军战士的护送下,沿山梁到达红军连部高道山,当日下午到达红军师部永宁铺。

5、红军造船工地遗址。红31军92师276团在老坟坪朱家院子驻扎了连部,在水磨村一组三岔沟、红林村一组席家沟设置了两个较大的造船工地。造船工地附近柏树、竹林较多,也便于隐蔽造船。老百姓自愿捐献造船材料,主动投工投劳赶造木船、捆扎木筏竹筏。晚上把造好的木船抬到浩口试水,天亮又抬回三岔沟隐藏起来。渡江战役打响前夜,老百姓连夜把船只木筏竹筏抬运到嘉陵江边各个渡口,帮助红军渡江。

6、平桥沟红军练兵场遗址。水磨村平桥沟有一座石板桥,石板桥连接着水磨村六组四房坡和水磨村七组长田阁。石桥东侧有一块平坝,就是当年红军用来练兵的地方。1933年冬,红31军92师276团在水磨长田阁仲家院子驻扎了一个营部,营部将这块平坝开辟成练兵场地,每天进行摸爬滚打军事训练。

7、元山子红军阻击战遗址。元山子位于高照村一组李家林与丁家乡断桥、玉罗两村交界处。1935年2月初,驻扎在嘉陵江西岸的国民党川军28军第6混成旅3团1营,在营长许学诗的鼓动下,偷渡嘉陵江,到达东岸,偷袭易家塆乡苏维埃。红军276团3营1排和刘占培带领的游击队、刘开汉带领的赤卫军,奉命在元山子奋力阻击,激战一天,川军伤亡惨重,天黑之时,川军残部狼狈逃回嘉陵江西岸。

8、王云武烈士和红军战士墓。1935年1月7日,张家沟“一九”兵变发生前三天,兵变部队派王云武过江与红军联络。出于保密起见,行前交待“不见红军营以上的负责同志,不说明来意”。王云武过江后,不幸被驻守在高道观下刘家塆的红军钱指导员怀疑为川军密探而误杀。兵变后方知真情,刘家塆村苏维埃买了当地村民刘万坤的寿木,将王云武重新装殓,厚葬于刘家塆凉水角。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村里修建公路必经墓地,原红军游击大队队长刘占培和儿子刘文生,将王云武烈士墓移至凉水井旁,王云武烈士墓保存至今。1935年2月初,元山子阻击战中,一名红军战士不幸牺牲,葬于元山子天生桥下,其墓址今存。

9、黄金口红军渡江遗址。黄金口位于黄龙场嘉陵江金鸡滩下,江东为黄龙乡场镇所在地,江西为剑阁县管辖区域。这里自古设有渡口,供两岸民众往来,是黄金口西通剑阁老城和剑门关的要津之地。1935年3月29日凌晨3时,黄金口渡江战役全线打响,红军采取声东击西战术,向嘉陵江西岸川军发起猛攻,形成强攻态势。嘉陵江西岸的川军急忙调集沿江上下游张家沟、川井山一带的部队增援。红军乘机从马家坝渡口偷渡,在老百姓的支援下,迅速将事先藏在树林中的木船、木筏竹筏抬至江边,强攻过江。当川军得知上游张王庙、下游江口场等江防工事均被红军攻破,便仓皇弃防逃窜。天亮后,黄金口嘉陵江对岸完全被红军控制。红四方面军中线主力部队从黄金口渡江三天三夜,上万名红军在此渡过嘉陵江。

10、长田阁红军指挥部遗址。水磨村长田阁仲家院子仲一荣、仲一楷家房屋,是典型的川北全木结构房屋,红军曾在此驻扎了一个营部。该营负责黄金口沿江工事的修筑、准备渡江船筏和军事训练。该营还有一支骑兵队,时有战马38匹。席家沟、三岔沟所造船筏就地存放,太公双庙子、朱真庙一带制造的木船也存放在营部附近。


二、存在问题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原黄龙乡境内红色遗址遗迹在保护和利用方面存在以下五个主要问题,应即时引起党政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重视不够

红军在黄龙乡遗留下来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因分散全乡,呈现“多散小”“点状化”“碎片化”特点,这些红色资源没有进行保护性修复,没有点、线、面整体融合打造,未能形成规模性红色资源,导致红色文化没有发挥育人作用。让我们感受最深的是,原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对本乡镇的红色文化资源了解不多,知之甚少。虽身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乡镇,对红色文化资源的认识不足,保护意识淡薄,红色文化遗存毁损严重,有的甚至荡然无存。几乎没有挖掘、宣传、利用这些红色文化资源,致使其埋没无闻,不为人们知晓,谈不上有效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更没有组织当地机关干部和在校学生到这些红色遗址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二)家底不清

黄龙辖区红色资源丰富,但突出的问题是家底不清。昭化区老促会公开出版的《昭化区革命老区发展史》,算是记载昭化区革命发展史比较权威系统的书籍,但该书中对原黄龙乡境内的红色资源记载极少,讲述红军在黄龙乡的军事行动、红军遗址和革命烈士极少。八十多万字的《黄龙乡志》,也只是简单地介绍“红军在黄龙”的情况,一些重大事件叙述不清,红军在黄龙的军事行动表述不详,红色文化资源的多维度重要价值阐释不够。原乡党委政府基本没有组织过全乡红色资源的摸底调查,没有形成当地红色资源的历史档案。就连在黄龙乡工作十多二十年的乡机关干部对红军当年在黄龙乡的整个行踪也普遍存在说不清道不明的现象,令人扼腕长叹。文物主管部门对这些红色文化遗存多年也不查看,有的即使查看,往往也多流于形式,应付了事。就连从区党史、地方志资料中也难以寻找详尽的记载。


(三)损毁严重

黄龙乡境内的红色文化资源未纳入保护范围,缺乏规划引领、资金支持和制度保障,大部分红色文化遗址沉寂在乡村,由于长时间风雨侵蚀,加之年久失修,有的被人为地肆意毁损,有的被大自然剥蚀得无影无踪,还有部分遗址随着新农村建设已无印迹可寻,看不到原先的旧貌,感受不到这里曾经是红四方面军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自然损毁和人为损毁的现象同时存在,对红色文化资源形成了“致命伤”。


(四)规划缺位

针对黄龙乡红色文化“小、散、多”的特点,需要从红色资源的系统整理开始,加强红色遗址、红色故事、红色人物、红色基地的规划利用,才能使红色文化资源愈发光辉灿烂。过去规划缺位,没有把红色资源与扶贫开发、乡村振兴、党建引领相结合,没有整体规划打造,错过保护利用红色资源的极佳机会。没有整体规划红色文化精品线路,沿线红色文化元素没有“串珠成线”,没有“以线带面”“点、线、面”有机结合,至今,黄龙乡的红色文化资源不能形成规模效应。过去没有主动邀请规划设计、红色文化研究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参与,借助各方力量,共同打造本乡红色文化,黄龙乡红色文化的“核心要素”没有突出,缺乏典型的红色故事、红色人物,没有紧密连接历史、当下与未来。


(五)利用不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底蕴和魅力绽放异彩,逐渐增强其社会影响力,“红色”“绿色”“古色”交相辉映,不断向世人传播革命老区的红色基因。黄龙乡境内的红色文化因长期保护不力,缺乏统筹规划,缺乏挖掘和宣传,其传承和影响很弱,没有形成红色文化品牌,更谈不上红色文化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甚至还有人认为没有必要对此加以宣传、保护。



三、对策建议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塑乡村振兴形,又铸乡村振兴魂,就要精心保护红色文化资源,坚定传承和发展红色文化,着手解决原黄龙乡境内红色文化遗址的保护管理、规划建设、资金投入、研究宣传等问题,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


(一)提高认识

红色遗址资源作为一种历史性文化遗产,反映了我们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和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是丰厚的革命精神财富、永久的精神丰碑。红色文化遗址遗迹均为我们党及军队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是我们党的最原始基因。如果将其失去,我们就失去了难得的红色基因,我们党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今的天下,如果不用其红色遗址遗迹来施教,我们的党员干部及群众就不易传承先烈遗志,就不易永葆初心。随着时间推移,红色资源愈加珍贵和少有,保护和利用红色遗址资源,是教育和激励党员干部和群众继承先烈遗志的需要。同时,红色遗址资源也是不可多得的经济资源,如果让其闲置,不参与到经济发展之中,那也是巨大的资源浪费。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保护和利用红色遗址资源的必要性和现实性,充分认识到保护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加以利用。乡镇建制调整后的党委政府,应把保护原黄龙乡境内的红色资源纳入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按照分级保护的原则落实到位。


(二)建档存史

广元是红四方面军的长征出发地,从太公到黄龙是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的一条重要路线。黄龙乡黄金口是红四方面军西渡嘉陵江的一个重要渡口,红四方面军中线主力部队在此渡江三天三夜,上万名红军在此渡过嘉陵江。红军在这里遗留下不少红色文化遗址遗迹,这些红色遗址遗迹需要组织相关部门做好普查和认定工作,需要通过遗址遗物见证、文物征集、史料研究,从不同侧面收集整理红军在这里的第一手资料和历史过程。过去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工作,现在弥补还来得及。一定要把碎片化、点状化的红色资源融合起来、丰满起来,展现黄龙红色文化的清晰脉络并形成连贯的体系。要调查清楚红军在黄龙的整个行动路线、建立的红色乡村政权、开展的土地革命斗争、进行的阻击围剿战斗、当地青年参加红军和游击队的具体人员及战斗牺牲的烈士等详细情况,建立红色遗址档案、红色故事档案、红色人物档案,形成文字图片资料,以便传承红色基因,发挥其“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


(三)加强规划

值得我们深思和考量的是:如何保护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使其在宣传我党光辉历程、弘扬社会主旋律、“培根铸魂”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如何让红色文化资源惠及老区人民,助推乡村振兴?关键要做好统筹规划工作,纳入乡村振兴规划。要规划保护性修复红军在黄龙生活和战斗时留下的红色文化遗址遗迹,力争纳入市、县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新村建设规划,落实专项保护资金。要规划将“多散小”“点状化”“碎片化”的单个红色元素串珠成线,以线带面,点面线结合,使红色资源形成规模效应。要将红色资源与绿色资源结合规划,发展乡村红色旅游产业,打造乡村红色旅游品牌,将原黄龙乡境内的红色文化资源纳入太公红军山主题公园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传承,防止因乡镇建制调整,使原黄龙乡境内的红色资源边缘化或被遗忘。


(四)强化保护

当前迫在眉睫的是保护好原黄龙乡境内的红色遗址资源,整理红色文化史料。我们应秉持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的态度,明确原黄龙乡境内红军文化资源的管理单位和管理职责,落实保护管理责任人。对黄龙乡境内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挖掘和整理,该申报革命文物等级的应及时报批,要以政府名义树碑、挂牌,该保护维修的要争取专项资金进行保护性维修,防止被风雨剥蚀。要借助各方力量,邀请规划设计、红色文化研究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参与,突出乡村红色文化核心要素,抢救挖掘典型红色故事、典型红色人物,紧密连接历史、当下与未来,凝心聚力打造乡村红色文化品牌,让红色文化元素更深地融入老区人民的血脉,在新时代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五)活化利用

对革命老区而言,红色文化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今天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的经典教材,是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和精神特质的集中体现,是老区人民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红色文化有其鲜明的政治立场、崇高的价值取向、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坚决的奋斗精神,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动力。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在于“活化”利用。我们要把红军遗址遗迹建设成为乡村基层组织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成为乡村的红色文化旅游景点,让原黄龙乡境内的红色文化资源永续传承。我们要大力宣传红色文化,实施红色文化“进学校、进乡村、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网络”活动,以“百姓宣讲直通车”“微型党课”等活动为载体,深入乡村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教育和文艺演出,使红色文化走近群众、感染群众、影响群众、引导群众,激发干群一心向党、干事创业、崇德向善、敬业奉献的热潮。要持续挖掘红色文化内涵,组织地方文艺工作者投入红色文化的研究创作,丰富红色文化内涵。要弘扬红色文化精神,搜集整理不同历史时期革命先烈、英雄模范、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组织开展“红色印记”系列征集活动,建立革命英雄图谱。不断挖掘、提炼和丰富“老区精神”,提振老区人民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等方面的精气神。


作者及联系电话:

朱福全:广元市政协原教科文卫体委主任;

联系电话:13908121309。

朱春明:昭化区太公镇原黄龙乡群众工作办公室主任;

联系电话:15883501588。


来源:朱福全 朱春明


古艺轩画廊
电话:132 1949 8398 (微信同号)
地址:利州雪峰古径巷27号,老城翰文书店二楼

1736

主题

2082

帖子

5007

金币

版主

美工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积分
48891
QQ
发表于 2021-5-23 09:01:15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豪气干云 发表于 2021-05-22 17:19
第一、二张照片是麻石嘴李氏祠堂,1935年红军住麻石嘴,成立苏维埃红岩区麻石乡旧址,第二张照片是红军放哨的地址,也是到黄龙乡驿站,驿道,也是为席家沟造船的站岗放哨地址!

是这个?


古艺轩画廊  字画经纪 传统装裱 十字绣配框
电话:132 1949 8398 (微信同号
地址:利州雪峰古径巷27号,南河体育场川派装裱非遗工作室,老城翰文书店二楼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

帖子

26

金币

草民

Rank: 1

积分
270
发表于 2021-5-22 17:19:33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二张照片是麻石嘴李氏祠堂,1935年红军住麻石嘴,成立苏维埃红岩区麻石乡旧址,第二张照片是红军放哨的地址,也是到黄龙乡驿站,驿道,也是为席家沟造船的站岗放哨地址!

点评

是这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5-23 09:01

0

主题

11

帖子

26

金币

草民

Rank: 1

积分
270
发表于 2021-5-23 10:38:59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偷渡地址选在黄金村的庙子坪风垭子下面,现在那里战壕群的战壕还在!

0

主题

11

帖子

26

金币

草民

Rank: 1

积分
270
发表于 2021-5-23 11:06:10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偷渡地址选在黄金村的庙子坪风垭子下面,现在那里战壕群的战壕还在!

1736

主题

2082

帖子

5007

金币

版主

美工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积分
48891
QQ
发表于 2021-5-23 12:39:51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唯一的女子红军师就是组建在当地的,有机构准备在此拍关于女子红军师的影视。
古艺轩画廊  字画经纪 传统装裱 十字绣配框
电话:132 1949 8398 (微信同号
地址:利州雪峰古径巷27号,南河体育场川派装裱非遗工作室,老城翰文书店二楼

0

主题

11

帖子

26

金币

草民

Rank: 1

积分
270
发表于 2021-5-24 09:32:17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唯一的女子红军师就是组建在当地的,有机构准备在此拍关于女子红军师的影视。

1736

主题

2082

帖子

5007

金币

版主

美工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积分
48891
QQ
发表于 2021-5-29 20:23:45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这个碑版稿图一,建议觉得改为图二视觉上顺眼些。

古艺轩画廊  字画经纪 传统装裱 十字绣配框
电话:132 1949 8398 (微信同号
地址:利州雪峰古径巷27号,南河体育场川派装裱非遗工作室,老城翰文书店二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帮助中心|隐私政策|法律声明|掌上广元客户端 ( 蜀ICP备12021467-2号 川公网安备51080202000339 )

GMT+8, 2024-6-2 20:26 , Processed in 0.036138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